《北京大學中國美學高 級研修班》 |
|||
---|---|---|---|
開課時間: | 2025-8-30 | 上課地點: | 北京大學 |
學制學時: | 學制一年,每月上課 1 次,每次 2-3 天。 | 學習方式: | 面授 |
學習費用: | 98000元/人 | 招生熱線: | 18511352185(同微信號)王老師 |
招生對象: | 社會各界精英人士,中國古典美學相關從業者、 | ||
推薦理由: | 提升學員的傳統美學修養和綜合審美能 力 | ||
點擊報名: |
![]() |
招生簡章: |
![]() |
項目總覽
美,是人類最恒久的追求。從遠古到現代,從外表到內在,從可觸摸的實體到不可名狀的精神感受,美的事物總能引發人類的共鳴。文化作為美的一種載體,從更高層面重新定義人類關于美的感受。借由文化的力量將美滲透進生活,是一種高明的智慧。 中國美學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。學會欣賞各個歷史時期的物質美與精神美,需要綜合運用歷史學、文學、古文字學、考古學、建筑學、宗教、哲學等知識。如何欣賞流傳至今的各類藝術杰作、理解它們所蘊含的豐富信息、辨識真偽優劣,進而獲得精神上的愉悅、打開通往古典美境的大門,正是本課程研習的主要內容和重要目標。 北京大學面向社會開設純正的“北京大學中國美學高級研修班”,以期幫助學員從獨具中國特色的“天人合一”的人生哲學出發,提升學員的傳統美學修養和綜合審美能力,培養思維興趣與情感能力,提高人格修養和人生境界,自然汲取與古今圣哲對話交流的深層智慧。
授課語言
漢語
課程費用
培訓學費:98000元/人,包括培訓費、資料費、證書費與教學相關其他費用;不含學員培訓期間住宿費、交通費等。
培訓學費由北京大學統一收取,開具“北京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(免稅)”。
培養對象
社會各界精英人士,中國傳統美學相關從業者、人文藝術從業者以及傳統文化愛好者、高端藝術品收收藏者等。
課程安排如下:
本課程分為九大模塊,內容涉及中國哲學之美、建筑之美、器物之美、樂舞之美、詩詞之美、書畫之美、宗教文化之美等經典主題。
模塊一:美學散步 | |
一單元:生命超越的美學 | 二單元:生活中的審美 |
三單元:圖像、歷史與美學 | |
模塊二:禮樂化成 | |
一單元:陶器與青銅器文明 | 二單元:古文字與書法美學 |
三單元:玉器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| 四單元:音樂史與音樂美學 |
模塊三:文明互鑒 | |
一單元:佛教藝術中的犍陀羅 | 二單元:佛教石窟藝術 |
模塊四:大漢雄風 | |
一單元:從考古學看美術史 | 二單元:漢碑名品鑒賞 |
三單元:畫像石與畫像磚藝術 | |
模塊五:魏晉風流 | |
一單元:魏晉南北朝藝術精神 | 二單元:蘭亭密碼與魏晉書風 |
三單元:中國道教美術史 | 四單元:魏晉玄學與名士風度 |
模塊六:大唐氣象 | |
一單元:顏真卿與唐代書法名家 | 二單元:金銀器與盛唐文化 |
模塊七:唐宋風華 | |
一單元:藝術史上的唐宋之變 | 二單元:唐宋名家詩詞鑒賞 |
三單元:唐宋服飾風韻 | 四單元:唐宋工藝美術和裝飾紋樣 |
模塊八:造極于宋 | |
一單元:宋元瓷器工藝與美學 | 二單元:宋代建筑中的美學思想 |
三單元:宋代點茶文化 | 四單元:宋代書畫與士人生活 |
五單元:宋代人物畫賞析 | 六單元:宋代山水畫賞析 |
模塊九:明清意韻 | |
一單元:明清版畫拾遺 | 二單元:文人篆刻采英 |
三單元:明清家具集粹 | 四單元:皇家園林史話 |
選修模塊:美學探訪 | |
徽州文房器用文人生活之美(春) | 云岡石窟佛教藝術之美(秋) |
敦煌絲綢之路文明交融之美(夏) | 西安夢回大唐盛世之美(冬) |
部分師資
陳履生 中國科技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主任,中國漢畫學會會長。
鄧小南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。
丁 雨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研究員、博士生導師。
耿 朔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、碩士生導師。
谷 卿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副所長、副研究員。
韓 巍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長聘副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。
杭 侃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、博士生導師,云岡研究院院長。
黃小峰 中央美院人文學院院長、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。
賈 珺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。
李 松 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、藝術學院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。
李宏鋒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長、研究員、博士生導師。
李宗焜 北京大學人文講席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。
羅文華 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、故宮博物院藏傳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長。
齊東方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、四川大學歷史文博學院教授,博士生導師。
邵曉峰 中國美術館展覽部主任、教授、博士后導師。
沈冬梅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、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理事、學術委員會副主任。
史 睿 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、圖書館館長。
談晟廣 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中國藝術史博士、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策展人。
翁連溪 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、中國古籍保護協會古籍鑒定專業委員會副主任。
徐怡濤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。
尹吉男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,廣州美術學院圖像與歷史高等研究院院長。
閻步克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。
仲 威 上海圖書館研究館員、復旦大學特聘研究員。
朱良志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、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主任。
朱青生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、國際藝術史學會前主席。
朱天曙 北京語言大學藝術學院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、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所所長。
鄭 巖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藝術史系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。
研修安排
學制時間:學制一年,每月上課1次,每次周末2-3天。 上課地點:北京大學(或根據教學需要安排現場教學)。
備注:
1、學員入學后,與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簽訂《北京大學社會招生非學歷繼續教育培訓項目知情協議書》;
2、2、學費請匯款至北京大學指定匯款賬戶:
3、戶名:北京大學
賬號:0200 0045 0908 9131 151
開戶行:工行北京海淀西區支行
金額:98000元/人
用途:請在附言欄中注明“歷史學系+學員姓名+培訓學費”字樣
完成規定課程學習并考核通過者,由北京大學頒發《北京大學中國美學高級研修班》結業證書,證書統一編號,北京大學網站可查
課程名稱: | * |
姓名: | * |
性別: | 男 女* |
身份證號: | * |
單位名稱: | * |
單位職務: | * |
手機號: | * |
郵箱: | * |